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梨是我国传统栽培的主要果树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原产果树,被称为“百果之宗”,是仅次于苹果和柑橘的第三大水果。其栽培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在世界梨产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中国是梨属植物的中心发源地之一,梨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达3000多年。梨在我国种植范围广,在我国除海南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其余各地均有栽植。近年来,我国梨产业种植逐步形成了“环渤海白梨和秋子梨产区、长江流域砂梨产区、西部白梨产区、黄河白梨和砂梨产区”四个优势突出的梨产区以及“东北特色梨产区、新疆特色梨产区、渤海湾特色梨产区、西南特色梨产区”四个特色梨产区。
本文基于云果产业大脑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全国梨主要产区、种植规模、产量、进出口等数据对全国梨产业情况进行分析,为从事梨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OPINIONS
1. 从全国来看,中国梨栽培面积近10年基本稳定在1400万亩左右波动,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品种的优化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单产水平的提升,产量整体呈正增长态势,2022年已接近2000万吨。整体以东方脆肉型梨为主栽品种。传统品种如酥梨、鸭梨、雪花梨面积占比较大。
2. 从国内重点运行区域来看,生产规模前十的省份依次为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省、辽宁省、安徽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近年来,河北省产量接近40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石家庄、沧州、衡水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产量接近20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地区等地;河南省梨产量接近15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商丘、南阳、驻马店、周口、信阳等地;辽宁省梨产量超13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鞍山市、辽阳市等地;安徽省产量接近40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砀山县、萧县、灵璧县、固镇县、宣州区等地;山东省年产量超12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烟台市、滨州市、青岛市等地;山西省梨产量超过11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忻原、晋中等地;陕西省梨产量超10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秦都区、乾县、礼泉县、彬州市、临渭区、蒲城县等地;四川省梨产量接近10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广元市、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云南省梨产量超80万吨,主要细分产区为泸西县、巍山县、云龙县、祥云县等地。
3. 从市场主体来看,我国共有近13564家正常经营状态的梨种植相关企业,2679家梨加工相关企业。从市场消费来看,中国梨表观消费量常年维持在1800万吨左右。从我国梨进出口情况来看,我国梨相关商品总出口规模常年大于总进口规模;2017年以来,中国梨相关商品总进口量及进口金额波动增加,总出口量及总出口金额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他鲜梨”的进出口规模相对较大,主要进口自比利时、智利,主要进口省域为上海市、广东省;主要出口至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主要出口省域为河北省、山东省、云南省。
报告目录1. 中国梨生产情况分析
1.1. 生产规模
1.2. 主栽品种
1.3. 主要产区
1.3.1. 全国梨主产区概况
1.3.2. 产量位居全国第1位的河北省
1.3.2.1. 生产规模
1.3.2.2. 细分产区
1.3.2.3. 种植品种
1.3.2.4. 现代示范园区
1.3.2.5. 品牌
1.3.2.6. 特色产区
1.3.2.6.1. 中国鸭梨之乡——魏县
1.3.2.6.2. 宁晋县
1.3.3. 产量位居全国第2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3.3.1. 生产规模
1.3.3.2. 细分产区
1.3.3.3. 主要品种及品牌——库尔勒香梨
1.3.3.4. 特色产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3.4. 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的河南省
1.3.4.1. 生产规模
1.3.4.2. 细分产区
1.3.5. 产量位居全国第4位的辽宁省
1.3.5.1. 生产规模
1.3.5.2. 细分产区及种植品种
1.3.6. 产量位居全国第5位的安徽省
1.3.6.1. 生产规模
1.3.6.2. 细分产区
1.3.7. 产量位居全国第6位的山东省
1.3.7.1. 生产规模
1.3.7.2. 细分产区
1.3.7.3. 栽培品种
1.3.7.4. 特色产区:中国梨乡——莱阳市
1.3.7.4.1. 生产规模
1.3.7.4.2. 细分产区
1.3.7.4.3. 品牌影响力
1.3.8. 产量位居全国第7位的山西省
1.3.8.1. 生产规模
1.3.8.2. 细分产区
1.3.9. 产量位居全国第8位的陕西省
1.3.9.1. 生产规模
1.3.9.2. 细分产区
1.3.10. 产量位居全国第9位的四川省
1.3.10.1. 生产规模
1.3.10.2. 细分产区
1.3.11. 产量位居全国第10位的云南省
1.3.11.1. 生产规模
1.3.11.2. 细分产区
1.3.11.3. 栽培品种
2. 市场主体分析
2.1. 种植市场主体分析
2.2. 加工市场主体分析
3. 市场消费分析
4. 对外贸易分析
4.1. 进口分析
4.1.1. 年进口量超1.2万吨,年进口金额超0.27亿美元
4.1.2. 主要进口商品
4.1.2.1. 进口商品概况:“其他鲜梨”比重超98%
4.1.2.2. 其他鲜梨
4.1.2.2.1. 进口量及进口金额整体呈正增长态势
4.1.2.2.2. 主要进口来源地:比利时、智利
4.1.2.2.3. 主要进口省域:上海市、广东省
4.1.2.3. 未列名制作或保藏的梨
4.1.2.3.1. 进口量及进口金额波动下降
4.1.2.3.2. 主要进口来源地:意大利
4.1.2.3.3. 主要进口省域:北京市
4.1.2.4. 梨汁
4.1.2.4.1. 进口量及进口金额波动变化
4.1.2.4.2. 主要进口来源地:德国
4.1.2.4.3. 主要进口省域:北京市
4.2. 出口分析
4.2.1. 年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分别在50万吨、5亿美元以上
4.2.2. 主要出口商品
4.2.2.1. 出口商品概况:“其他鲜梨”比重在80%左右
4.2.2.2. 其他鲜梨
4.2.2.2.1. 出口量常年在4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5亿美元左右
4.2.2.2.2. 主要出口销往地: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
4.2.2.2.3. 主要出口省域:河北省、山东省、云南省
4.2.2.3. 梨罐头
4.2.2.3.1. 出口量常年在5万吨左右,出口金额在5千万美元左右
4.2.2.3.2. 主要出口销往地:美国、泰国
4.2.2.3.3. 主要出口省域: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
4.2.2.4. 梨汁
4.2.2.4.1. 年出口量在4万吨左右,年出口金额在4千万美元左右
4.2.2.4.2. 主要出口销往地:美国、土耳其
4.2.2.4.3. 主要出口省域:河北省、北京市、陕西省
5. 特色产区及品牌清单
5.1. 品牌价值超50亿元的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
5.2. 梨相关“全国农业文化遗产”:20个
5.3. 梨相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
5.4. 梨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84个
5.5. 梨相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21个
5.6. 梨相关“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7个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梨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2:中国梨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2021年梨种植面积与产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省/市情况
图表4:河北省梨产量和占比变化趋势
图表5:2021年河北省梨细分产区产量排名
图表6:2020年石家庄市和沧州市各县市梨果产量及其占比
图表7:新疆梨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8: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级行政区梨果生产情况
图表9:河南省梨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0:2021年河南省梨生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地级行政区面积和产量对比
图表11:辽宁省梨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2:辽宁省梨面积与产量在全省园林水果中占比变化趋势
图表13:2021年辽宁省梨细分产区情况
图表14:安徽省梨面积与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5:安徽省梨面积与产量在全省园林水果中占比变化趋势
图表16:2021年安徽省地级市梨规模情况
图表17:山东省梨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
图表18:2021年山东省地级市梨规模情况
图表19:莱阳市梨主要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情况
图表20:山西省梨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
图表21:陕西省梨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
图表22:2021年陕西省十大梨种植基地县梨种植面积和产量明细
图表23:四川省梨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
图表24:2021年四川省下辖州市梨产量情况
图表25:云南省梨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
图表26:截至2023年7月17日中国梨种植相关企业数量top10省份
图表27:截至2023年7月19日中国梨加工相关企业数量top5省份
图表28:2012-2022年中国梨表观消费量及增长率
图表29:中国梨相关商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30:2022年梨相关商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1:中国“其他鲜梨”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32:2022年中国“其他鲜梨”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3:2022年中国“其他鲜梨”主要进口省域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4:中国“未列名制作或保藏的梨”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35:2022年中国“未列名制作或保藏的梨”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6:2022年中国“未列名制作或保藏的梨”主要进口省域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7:中国“梨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38:2022年中国“梨汁”进口来源地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39:2022年中国“梨汁”主要进口省域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对比
图表40:中国梨相关商品总出口量及总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41:2022年梨相关商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42:中国“其他鲜梨”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43:2022年中国“其他鲜梨”主要出口销往地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44:2022年中国“其他鲜梨”出口省域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45:中国“梨罐头”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46:2022年中国“梨罐头”出口销往地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47:2022年中国“梨罐头”主要出口省域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48:中国“梨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变化趋势
图表49:2022年中国“梨汁”出口销往地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50:2022年中国“梨汁”主要出口省域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对比
图表51:中国梨产业品牌热点词云图
图表52:梨相关“全国农业文化遗产”
图表53:中国梨相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图表54:中国梨相关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情况
图表55:中国梨相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图表56:中国梨相关“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