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广西将茶产业列入“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进行重点打造,逐步形成以广西六堡茶、横州茉莉花茶为引擎,多种特色优势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2023年,广西全区茶园面积达到160.85万亩,干毛茶产量为12.01万吨,干毛茶产值达到130.25亿元,实现综合产值510亿元。其中,广西六堡茶年产3.7万吨,约占全区茶叶总产量的30%。本文将对广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二、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广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广西六堡茶及优势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若干政策性文件,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同时,加强茶苗优良品种繁育技术攻关力度,推进优质茶树资源普查、保护与利用,依托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三、技术创新与良种化进程
广西加大茶苗优良品种繁育技术攻关力度,选育出桂茶1号、桂红2号、桂茗1号等11个新品种,引进福鼎大白、龙井43、金观音等一批优良茶树新品种。近年来,主推西山茶1号、桂茶2号、热桂2号、西山茶8号等优良品种,有效推动茶产业良种化进程和结构调整,无性良种种植率超60%。此外,广西加强茶园路网、水利、轨道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肥一体化设施,改造低产低效茶园,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规模化茶园开展技术指导,集成创新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四、产业融合与市场拓展
广西坚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充分发挥广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增加绿色生态产品供给,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在茶园基地配套建设一批毛茶标准化加工厂,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和数字化茶叶加工模式。鼓励支持茶企加大精深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力度,引进国内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微波光波杀青机、色选机等设备。与此同时,广西联合文旅部门深入挖掘茶文化价值,在苍梧县、凌云县、昭平县等茶叶生产基地,将茶文化与农耕文化、茶船古道文化、红色文化、科普教育、风土人情、健身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五、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广西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机制,扶持优秀企业品牌,积极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利用。目前,广西打造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19个,茶叶注册商标约500个,茶叶类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322个。广西六堡茶、横州茉莉花茶、昭平茶等入围“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组织各地茶企参加东盟博览会等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
六、结论与展望
总体来看,广西茶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广西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深化产业融合和市场拓展,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广西茶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