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以蔬菜产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生产布局,实现了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本文将基于最新的数据和政策信息,对泾阳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成就以及未来展望进行简要分析。
一、产业发展概况
泾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29万亩,年产量184.33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了1.28%。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全县形成了4条蔬菜产业长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36个园区,其中包括3个省级产业园区和9个市级园区。此外,还有8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涉及的农户超过3.3万人,其中示范村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二、技术创新与品种改良
为了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力,泾阳县引进了陕西金棚种业种苗研发中心,构建了完善的蔬菜优质生产模式。该模式包括2个种苗研发中心、1个试验中心、4个繁育基地和16个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这些平台,累计研发和引进了1300多个蔬菜新品种,筛选出18个优良品种。每年可生产西红柿、辣椒、黄瓜、甘蓝等蔬菜优质种苗1.7亿株,年销售额达到9000万元,销售网络覆盖陕西、甘肃等地。
三、设施农业的发展
泾阳县注重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的改造提升。通过推广“三改一提”关键技术,在12个蔬菜园区完成了1200亩老旧日光温室的改造升级。对于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设施大棚进行了重建,新建大棚脊高提高至7.5米,长度达到130米,跨度在16米以上,更适合机械化操作。同时,设施大棚安装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等现代化设备,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和手机APP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管理。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高标准设施基地种植的西红柿亩产可达22000斤,每户每年因此增加经济收入约15000元。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泾阳县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泾阳县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以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