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宜宾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以其丰富的竹资源和深厚的竹文化底蕴而闻名。宜宾不仅是全球最适合多种竹类生长的区域之一,还拥有2000多年的竹林种植历史。这片土地赋予了宜宾人对竹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使得宜宾成为了“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本文旨在通过宜宾市竹产业的详细分析,揭示其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方面的深远影响。
二、宜宾竹产业现状
1. 竹资源优势:宜宾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之一,竹林面积稳定在334万亩,占全市森林面积的33.60%。蜀南竹海是其中的代表,拥有丰富的竹种质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竹产业发展:宜宾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385亿元,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竹产业不仅包括原材料的生产,还涵盖了竹制品加工、竹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3. 竹文化传承与创新:宜宾市通过举办竹博会等活动,推动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宜宾纸业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竹纤维转化为高性能材料,提升了竹产品的附加值。
三、宜宾竹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 发展机遇:围绕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和“以竹代塑”政策,宜宾正塑造地区优势,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宜宾通过承办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等活动,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2. 面临挑战:尽管宜宾竹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利用水平低下、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等问题。此外,竹产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高端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四、宜宾竹产业的未来展望
1. 科技创新引领: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竹产业专班副主任陈世林表示,聚焦“以竹代塑”,宜宾正在统筹推进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兴文县四大“以竹代塑”精深加工园区建设,现共有“以竹代塑”企业34家、产值近50亿元。此外,宜宾还在加强“以竹代塑”科技研发,联合宜宾纸业、裕同环保等龙头企业,将竹浆后处理和“以竹代塑”产品开发作为重点攻关方向。
2. 全竹利用理念:秉持“全竹利用”理念,长宁正在将以冬笋、竹荪等为代表的“全竹宴”“熊猫大餐”推广至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据了解,围绕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宜宾正在长宁、兴文等竹产业重点县建设一批竹林高产示范基地,同时对现有竹林实施集中、集约、规模经营,构建“经营主体+国资、村资公司+企业”的统购统销模式,为企业提供原料,帮助竹农增收致富。
3. 文旅融合发展:宜宾充分做好“竹业+”文章已建成竹生态旅游景区17家,蜀南竹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以江安竹簧工艺为主的竹旅游商品上千种,以蜀南竹海全竹宴为代表的10余类上百种竹餐饮菜品;建设了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高桥竹村等一批竹文旅重点项目。
五、结论
宜宾市竹产业在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克服诸多挑战。未来,宜宾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竹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宜宾竹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