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州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契机,将藏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的“主推产业、主导品种、主打品牌”,积极打造“中国藏羊之乡”。全州存栏藏羊287.51万只,出栏123.36万只,每年向州内外输送优良藏羊种畜1.2万只。农牧民60%的收入来自畜牧产业,藏羊产业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成为全州稳固的经济增长点。
一、完善区域布局,发挥产业生态优势
海北州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和发展规划,瞄准发展目标,厘清发展思路。积极创建祁连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努力将地方资源特色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全州落实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对品牌体系和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进行奖补激励,制定完善藏羊养殖标准和精细化分割技术规程,全力构建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区、绿色循环农牧业发展先行区、现代特色高效种养示范区发展布局,确保藏羊产业梯度发展和优势互补。
二、强化良种选育,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海北州相继制定《海北州高原型藏羊保护条例》《祁连县杂色羊淘汰管理办法》等条例和办法,深入实施藏羊种业振兴行动,开展品种净化工作,2023年淘汰杂色羊35万只,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提升畜种品质。强化本品种选育,构建“州有示范园、县有繁育中心、乡有核心群、村有示范户”四级良种繁育体系,已成为省内最大的高原型藏羊供种基地。
三、加强科研推广,构建高效生产体系
大力推广藏羊良种繁育、高效养殖、冬季补饲、饲草青贮等多项高效养殖配套技术,藏羊“两年三胎”、羔羊早期断奶等一批高效养殖科技成果丰硕。在成功推广“两年三胎”高效养殖的基础上,独创“无角白藏羊选育”和“多胎藏羊选育”新技术,组建纯繁祁连无角白藏羊核心选育群3群1040只,建成藏羊多胎选育核心群3个,扩繁群6个,生产群17个,种群规模达9000余只,多胎率达42.1%-61.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24年青海省祁连藏羊产业发展研究院在祁连县成立,投入科研资金446万元实施产业科技项目5项,为农牧业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极大地丰富中国“藏羊之府”新内涵,促进“三生共赢”发展。
四、推动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强化产业基地培育,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加快畜牧业新型主体培育,大力扶持家庭农牧场发展,促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累计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22家,培育家庭牧场403家,共建成十万只藏羊养殖基地1处(年养殖5万余只,出栏4万余只)、万只藏羊养殖基地11处。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依托“粮改饲”项目,建立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1.69万亩,饲草料加工储存及配送体系8个,年饲草产量达17.2万吨。采取“租赁、承包、订单、联营”等形式,扶持饲草种植、加工、配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飞地牧草”基地,提高藏羊生产的草畜配套能力,为藏羊产业振兴夯实基础。
五、强化龙头带动,聚力打造区域品牌
依托青海夏华、祁连亿达2家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年屠宰牛羊18万头只),大力推进藏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藏羊标准化屠宰分割,不断提高藏羊产品的附加值。全州藏羊“三品一标”认证52个,2011年“祁连藏系羊肉”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祁连藏羊”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祁连藏羊”纳入青海省区域公用品牌,同年纳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祁连藏羊”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品牌培育计划,近日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祁连羊”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现场核验,“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中国品牌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