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咖啡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保山市坚持全产业链发力,通过抓产业基础、集群发展模式创新和品牌培育,探索出一条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保山小粒咖啡”,全维度发力,全链条提升,从“种子”到“杯子”实现精品化发展,收获了新的成果。
一、产业规模与产量
保山市咖啡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量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产量2.31万吨,农业产值14.31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保山市对咖啡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二、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
保山市从源头提升咖啡品质,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目前,全市已选育推广铁毕卡、波邦、瑰夏等40多个品种,完成新植、低产咖啡园改造3735亩,定植174.35万株苗圃存苗量160万株。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咖啡的品质和产量,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效益增长与市场拓展
保山市加大咖农标准化培训力度,推广“小粒咖啡入林”等种植模式,采用绿色有机种植。这使得咖啡单位面积亩产达139.06千克,为全球平均亩产58.44千克的2.38倍,咖啡栽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咖啡精品率从2021年的10%提升至2023年的45%以上,进一步提升了保山小粒咖啡的市场竞争力。
四、标准体系建设与品牌培育
面对标准体系建设、品牌培育等难题,保山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咖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品牌培育,提升保山小粒咖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努力使得保山小粒咖啡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售业绩。
五、咖农收入与产业链产值
随着咖啡产业的发展,保山市咖农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2023年,全市5万余名咖农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户均收入1.57万元。同时,全市咖啡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5.95亿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27.09%,居全省第1位。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保山市咖啡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
综上所述,保山市小粒咖啡产业在规模、品质、效益、标准和品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保山市小粒咖啡产业有望实现更加快速和可持续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