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白桥镇,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种植管理,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大蒜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成立“共富联社”和引入先进科技,白桥镇不仅提升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还成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
一、产业概况
白桥镇拥有7万亩大蒜种植面积,年产量高达10万吨蒜头和5万吨蒜薹。过去,由于种植方式零散、机械化程度低,加之销售途径不稳定,许多蒜农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为改变这一状况,2024年白桥镇联合11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了济南众鑫源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共富联社”。
二、共富联社模式
“共富联社”采取“农资服务统购统销、劳务机械均衡配置”的合作模式,旨在打造标准化的大蒜良种生产基地,并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服务。该模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每亩可节省农资成本200元。同时,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直通式”送货上门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大蒜的品质。
三、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为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白桥镇大力推广大蒜机械化播种,建立了劳务资源信息库,确保关键时刻有足够的劳动力支持。这些措施不仅缩短了种植周期,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例如,使用大蒜播种机后,种植1亩大蒜的时间从过去的3人1天缩短至仅需20多分钟。
四、销售策略与市场拓展
在销售方面,白桥镇探索了“集体担保+联社主导”的模式,由“共富联社”统一负责对外签订产销协议,保证了大蒜的销售价格和渠道稳定性。2024年,仅三董村就通过“共富联社”售出200多吨大蒜,村集体增收超过5万元。此外,深加工企业的入驻也为大蒜增值开辟了新路径。济南恒鑫源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当地优质的大蒜资源,生产出蒜粉、腊八蒜等多种产品,远销海外。
五、未来展望
预计2024年白桥镇大蒜产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蒜农人均纯收入可达1.5万元。这不仅标志着白桥镇大蒜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随着全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白桥镇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大蒜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总结而言,白桥镇通过实施共富联社模式、推进机械化与技术创新以及优化销售策略,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化、高效能的大蒜产业强镇,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