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甘肃省张掖市积极探索异地借牧模式,通过与青海省海北州等地区的合作,实现了农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效益的提升。据《光明日报》报道,张掖市鼓励支持推行异地借牧模式,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服务保障,带动实现让牛羊更肥、使钱袋更鼓、护草场更绿的目标。
二、异地借牧模式的实施情况
1. 规模扩大:自2009年冬天开始,肃南县部分牧户尝试将自家牛羊赶往民乐、高台等县部分玉米秸秆地进行租借放牧,效果良好,规模逐渐扩大。到2023年,肃南县外出借牧群众达830户,占养殖户的近两成,借牧牲畜达到23.65万头(只),占年末牲畜存栏的25.6%,借牧面积达到42.64万亩。
2. 经济效益:异地借牧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收入。例如,彭守显在老家舍饲养殖1100多只羊5个月的饲草费用需要33万元左右,而到高台县借牧,每亩地租金160元,再加上运输成本,费用约22万元,可节约10万元。同时,农户通过出租秸秆地也获得了额外的租金收入。
3. 生态效益:异地借牧缓解了祁连山草场的压力,促进了草原植被的修复。据统计,自到农区借牧以来,肃南县天然草原放牧牲畜年减少9.3万个羊单位,给祁连山107万亩天然草原“放年假”近5个月,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政府支持措施
1. 政策引导:张掖市政府与青海省海北州两地政府密切协作,鼓励支持推行异地借牧模式,全力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服务保障。
2. 基础设施建设:张掖市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空置房屋、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3. 技术服务:畜牧兽医站站长等技术人员主动登门拜访异地借牧的牧民,了解牛羊近期状况,并提供技术支持。
四、问题与挑战
1. 租金上涨:随着异地借牧规模的逐年扩大,农区秸秆地的租金水涨船高,每亩租金从10多年前几十元飙升到一百多元。
2. 经济关系规范化:牧户和农户的经济关系从最初的口头约定向协议式规范化管理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
五、展望与建议
1. 持续优化异地借牧模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异地借牧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态效益。
2.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异地借牧模式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异地借牧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4. 强化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异地借牧群众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