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通辽市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过健全畜禽育种体系、加大良种推广力度、确保饲草料供给、全面推行设施畜牧业等措施,推动了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建设、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稳产保供以及稳定肉羊存栏规模,同时兼顾特色养殖协同发展。尽管面临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全市仍致力于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并着力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了畜牧业总体平稳运行。
截至12月末,全市牲畜存栏量达1266.3万头只口,同比下降1.9%;累计出栏牲畜(牛、羊、猪)1033.3万头(只、口),同比增长2.1%;肉类总产量74.7万吨,同比增长2.2%;禽蛋产量4.89万吨,同比增长1.1%;牛奶产量67.6万吨,同比增长2.9%。
一、生产形势分析
(一)基础产能方面
一是牲畜出栏大幅增加,存栏呈下降趋势。受市场行情低迷影响,养殖场户纷纷淘汰低产年老母畜,并持续出栏肉畜以节约成本。年末累计出栏牲畜1033.3万头(只、口),同比增长2.1%,其中出栏肉牛155.3万头、肉羊527.8万只,分别同比增长8.9%、3.8%。牲畜总存栏1266.3万头只口,同比下降1.9%,其中牛存栏384万头(荷斯坦奶牛8.3万头)、羊存栏642.3万只,分别同比下降0.9%和4.1%。
二是能繁母畜存栏保持稳定。为应对市场低迷,通辽市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纾困政策措施,引导养殖场户加大留优保母和良种扩繁力度。年末,全市能繁母牛存栏稳定在200万头以上,占总存栏的58%,其中高产奶牛能繁母牛5.3万头,占奶牛存栏的64%;能繁母羊413.5万只,占总存栏的64%;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能繁母猪存栏15.1万口,位于产能调控合理区间。
三是肉蛋奶产量稳步提升。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推进,畜牧业基础产能稳固,肉蛋奶供应充足。202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牛肉31万吨、增长9.1%,羊肉10.3万吨、增长4.7%,猪肉31.2万吨、下降4.8%,禽肉1.5万吨、增长5.7%。牛奶产量67.6万吨,同比增长2.9%;禽蛋产量4.89万吨,同比增长1.1%。
(二)畜产品价格方面
1. 牛肉价格持续下滑,活牛价格低位波动,年末价格分别为活牛22.8元/公斤、牛肉50元/公斤。
2. 活羊、羊肉价格低位运行,年末价格分别为22.5元/公斤、65元/公斤。
3. 生鲜乳价格继续下滑,年底价格为2.65元/公斤。
4. 年初以来活猪、猪肉价格逐渐回升,到8月份达到最高点,随后随着产能恢复,四季度再度呈现理性回归。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畜牧良种补贴、粮改饲、养殖场升级改造、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项目资金,扩大项目覆盖面,发挥好政策“组合拳”效应,为养殖场户纾困解难。
二是持续探索推动畜禽养殖降本增效。扩大青贮、苜蓿、燕麦等人工种草面积,充分挖掘拧条等优质饲草的利用价值,促进饲草料多元化供给。推广设施化养殖,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节约人工成本,促进畜牧养殖模式转型。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对接,采取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时间、延期还本等方式,帮助资金周转不畅的养殖场纾困。同时,加大政策性保险资金投入比例,扩大现有政策性养殖保险覆盖面,提升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