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平凉市依托“陇东药库”资源禀赋,以中医中药产业链为核心,构建了“种植—加工—医养—项目”一体化发展体系。截至当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6万亩,拥有19家加工流通企业,2024年谋划产业链项目45项(总投资31.24亿元),产业规模与集群效应初显。
二、核心环节分析
1. 种植端:标准化与政策驱动
资源优势:境内190余种药典收录药材,“华亭大黄”“华亭独活”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基地建设:以华亭、庄浪关山林缘带和泾河流域为核心,建成万亩级标准化基地,形成金银花、柴胡等特色品种集中连片种植。
政策支持:各县区通过每亩500元补贴、技术培训补贴、低息贷款等举措,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例如,泾川县太平镇通过“保底收购+企业订单”模式,推动全链条发展。
2. 加工端:传统与现代融合
企业布局:19家加工企业中,陇药皇甫谧制药(中成药)、铸康中药饮片(道地药材加工)为龙头,产品覆盖饮片、颗粒剂等,部分远销海外。
技术升级:企业引入GMP标准、现代炮制工艺,提升大黄、独活等药材的附加值。
3. 医养服务:多元化康养生态
医疗机构:平凉市中医医院、庄浪县中医医院等设立特色专科(针灸、康复),并联合省级资源组建诊疗中心。
康养产品:灵台县开发27种皇甫谧品牌产品(保健品、足浴包等),结合文旅打造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4. 项目与招商:双轮驱动
2024年重点:45个项目涵盖种植、加工、流通,年度计划投资8.44亿元;已签约招商项目13项(16.6亿元),如华亭药食同源项目。
政策保障: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提供土地、税收优惠,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补链。
三、挑战与建议
产业链短板: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建议引进颗粒剂、提取物等龙头企业。
品牌影响力:需强化“皇甫谧”品牌全国推广,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市场化。
市场风险:种植端需完善价格保险机制,避免农户因市场波动受损。
四、未来展望
平凉市计划以“以医带药、医药一体”为路径,重点推进种植规模化、加工智能化、康养文旅融合,目标将中医中药产业打造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