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华宁县柑桔产业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产业。截至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5.2万亩,年产量47.78万吨,产值突破14.36亿元,桔农户均收入10.16万元,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显著,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尤其在出口和电商领域表现突出。
二、技能培训:破解用工需求,提升产业附加值
培训模式创新
华宁县围绕“培训+评价+就业+增收”全链条体系,推出**“基地+培训”试点**。以盘溪镇首期《柑桔包装》培训为例,由企业(橙桔果农业)、培训机构(玉溪工农)、社区(大寨社区)三方协同,针对季节性用工需求,提供免费专项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并享受补贴,实现“技能提升—本地就业—企业降本”三赢。聚焦高价值环节
培训内容紧扣产业痛点,如包装技能(满足出口/电商高标准)、栽培管理技术等。学员反馈显示,此类培训直接提升就业竞争力,助力群众**“家门口增收”**;企业则通过技能标准化,优化分选、包装环节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政策与产业协同发展
专项能力认证体系
华宁县成功将柑桔栽培、管理、包装纳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技能考核目录,推动从业者技能认证标准化,为产业持续输送新型职业农民。财政支持机制
采用“见证补贴”模式,由企业申请培训补贴,降低参与门槛,激发培训积极性。政策设计精准匹配农业基地灵活用工特点,形成可持续的技能提升生态。
四、挑战与建议
产业升级空间
深加工短板:目前产业以鲜果销售为主,可探索果汁、精油等深加工领域,延长价值链。
品牌化建设:需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如“华宁柑桔”)推广,提升溢价能力。
培训扩面增效
扩大试点范围至全县其他主产乡镇,覆盖更多小农户。
引入数字化技术(如电商运营培训),助力线上销售渠道拓展。
五、结论
华宁县通过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深度绑定,不仅解决了农业用工专业化问题,更推动了柑桔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其“政企民”协同模式为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样本。未来需持续强化产业链整合与品牌赋能,巩固全国柑桔产业优势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