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油料作物是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榨油所剩的油粕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既可用来生产副食品,也可作为精饲料和肥料。主要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苏子、油莎豆等,其中种子含油量大致可达20—60%;多年生的木本油料植物中有椰子、油茶、油棕、核桃等;纤维作物,如棉花、亚麻、大麻等种子中也含有大量油分,是油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中国油料产业链中,上游为种植业,主要作物品种为大豆、油菜籽、花生等;中游为植物油加工业,主要包括压榨、深度加工/油脂科技工艺等主体;下游为具体应用和消费者。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国内外油料各细分品种种植面积、产量、需求量、消费量、市场规模、消费结构、销售渠道分布、企业竞争格局、外贸数据,为油料产业链种植、加工、物流及服务从业者、企业、机构规划及研究油料细分市场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从种植生产来看:2020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约13130千公顷;产量达到3585万吨,与2019年的3495万吨相比,增量达90万吨,增幅约2.58%,与2016年的油料产量峰值3629.5万吨相比,差距约44.5万吨;单位面积产量约2730公斤/公顷。同与其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相比,单产水平低,大部分品种的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随着国内市场对植物油和饲料蛋白原料需求的增加,油料的需求不断提高、存在巨大的供求缺口,目前仍是油料进口大国。大豆主产区为东北;油菜籽主产区为四川、湖北和湖南;花生主产区为河南和山东;葵花籽主产区为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北方地区;芝麻主产区为河南和湖北。
2. 从消费来看:中国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的消费量相对较大,且整体呈现消费量增加的趋势。2020年,中国大豆油消费量达11985万吨,已连增2年;菜籽油消费量达1513万吨,已连增4年;花生油消费量约317.5万吨。随着国家关于限制散装油销售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趋势显现,中小包装食用油消费量逐渐上升。而中小包装食用油又数豆油销量最多、花生油销售额最高、大卖场和超市销售比重最大、益海嘉里(金龙鱼)品牌市场份额较高。
3. 从外贸来看:中国是油料进口大国,进口规模呈上升趋势。2020年,进口食用油籽1.1亿吨,同比增13.8%,进口额432.7亿美元,同比增12.7%,出口仅104.3万吨、价值16.0亿美元,巴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乌拉圭和俄罗斯为主要进口来源国,大豆为最主要的进口品种,油菜籽次之;进口食用植物油1169.5万吨,同比增1.5%,进口额87.2亿美元,同比增17.6%,出口仅17.2万吨、价值2.0亿美元,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乌克兰、俄罗斯、加拿大,棕榈油净进口量最大。
报告目录第1章 中国油料生产与消费现状
1.1. 面积与产量徘徊不前
1.2. 供求缺口大,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1.3. 大豆油成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
1.4. 消费结构:大豆油销量最大,花生油销售额最高
1.5. 销售渠道:以大卖场和超市为主
1.6. 食用植物油市场格局: 益海嘉里(金龙鱼)占据绝对优势
第2章 大豆与大豆油
2.1. 大豆简介: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
2.2. 大豆种植发展现状:面积、单产和总产增长较快
2.3. 大豆库存量:全球第2
2.4. 大豆外贸:进口↑出口↓
2.5. 全球植物油产量结构:大豆油持续居第2
2.6. 中国大豆油年消费量呈正增长态势
2.7. 大豆油进口来源国: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乌克兰
2.8. 大豆油年出口量连降2年
第3章 油菜籽与菜籽油
3.1. 油菜简介: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3.2. 种植分布:四川、湖北、湖南位居前3
3.3. 全国油菜籽产量、种植面积小幅回升
3.4. 中国油菜籽进口来源: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
3.5. 中国油菜籽年消费量:波动增加
3.6. 中国菜籽油年产量与消费量逐年增长
3.7. 中国菜籽油年进口量接近200万吨
3.8. 中国菜籽油进口来源: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阿联酋
3.9. 中国菜籽油年出口量连降3年
3.10. 中国菜籽油出口销往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美国
第4章 花生与花生油
4.1. 简介:营养成分高,药用及食疗价值高
4.2. 种植分布:河南、山东、广东居前3
4.3. 全国花生种植面积超450万公顷,产量超1700万吨
4.4. 全国花生油年消费量超300万吨
4.5. 中国花生油年进口量超25万吨,金额超4亿美元
4.6. 中国花生油进口来源地:印度、巴西、阿根廷居前3
4.7. 中国花生油出口规模远小于进口规模
4.8. 中国花生油出口销往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
第5章 葵花籽与葵花籽油
5.1. 简介:葵花籽仁中含脂肪30%-45%,最多的可达60%
5.2. 全国葵花籽种植面积与产量趋于稳定
5.3. 消费量:逐年增长
5.4. 外贸:在中国植物油净进口总量中的比重达15.3%
5.5. 葵花籽油10大品牌
第6章 芝麻与芝麻油
6.1. 简介:又名脂麻、胡麻,种子含油量高达55%
6.2. 种植分布:河南、湖北为主
6.3. 全国芝麻种植面积震荡下行、产量波动大
6.4. 全国芝麻消费量超130万吨
6.5. 全国芝麻销售收入超50亿元,市场规模近130亿元
6.6. 全国芝麻:进口量↑出口量↓
6.7. 中国芝麻进口来源:主要市场在苏丹等非洲国家
6.8. 中国芝麻出口销往地:韩国市场最大
6.9. 中国芝麻油消费量逐年增加
6.10. 中国芝麻油进口规模不到出口的1/3
6.11. 中国芝麻油市场问题与改进对策
第7章 油茶与茶油
7.1. 简介:茶油正在向精炼油、化妆品基础油等方向拓展
7.2. 全国油茶种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
7.3. 全国茶油产量达62.7万吨,产值达1160亿元
第8章 油棕与棕榈油
8.1. 简介: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
8.2. 棕榈油在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中稳居第2
8.3. 中国棕榈油大部分都依赖进口
8.4. 中国棕榈油加工重点企业
图表目录
图表1:油料产业链全景图
图表2:中国油料产量与种植面积走势
图表3:中国油料净进口量走势
图表4:2020年中国油料主要进口来源国家/地区净进口量排名
图表5:中国主要植物油消费量走势
图表6:中国小包装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销量与销售额)对比
图表7:中国小包装食用植物油销售渠道分布占比
图表8:中国小包装食用植物油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9: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分布占比
图表10: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与增速走势
图表11:中国豆制品行业相关政策
图表12:中国大豆产量与增速走势
图表13:全球大豆产量与增速走势
图表14:中国、巴西、美国、阿根廷大豆产量走势对比
图表15:全球大豆库存量走势
图表16: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大豆库存量及排名
图表17:中国、巴西、美国、阿根廷大豆出口量走势对比
图表18:中国大豆进口量与进口金额走势
图表19:中国大豆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对比与走势
图表20:中国大豆产业相关政策
图表21:全球植物油产量结构
图表22:中国大豆油消费量走势
图表23:中国大豆油进口量走势
图表24:中国大豆油主要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量)排名
图表25:中国大豆油出口量走势
图表26:中国各省域油菜籽种植面积排名VS产量排名
图表27: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与产量走势
图表28:2020年中国油菜籽主要进口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量及分布占比
图表29:中国油菜籽消费量走势
图表30:中国菜籽油产量与消费量走势
图表31:全球菜籽油市场规模走势
图表32:中国菜籽油进口量与进口金额走势
图表33:2020年中国菜籽油进口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量排名Top10
图表34:2020年中国菜籽油进口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金额排名Top10
图表35:中国菜籽油出口量与出口金额走势
图表36:2020年中国菜籽油出口销往国家/地区出口量排名Top10
图表37:2020年中国菜籽油出口销往国家/地区出口金额排名Top10
图表38:中国各省域花生种植面积排名
图表39:中国各省域花生产量排名
图表40:中国花生种植面积与产量走势
图表41:中国花生油消费量及增速走势
图表42:中国花生油进口量及进口金额走势
图表43:2020年中国花生油进口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金额Top10
图表44:中国花生油出口量及出口金额走势
图表45:2020年中国花生油出口销往国家/地区出口金额Top10
图表46:中国葵花籽种植面积与产量走势
图表47:中国葵花籽油消费量走势
图表48:中国葵花籽油10大品牌
图表49:中国各省域芝麻产量Top10
图表50:中国芝麻种植面积与产量走势
图表51:中国芝麻产量与消费量走势对比
图表52:中国芝麻销售收入与市场规模走势对比
图表53:中国芝麻进、出口数量与金额走势对比
图表54:2020年中国芝麻进口来源国家/地区进口量与进口金额排名对比
图表55:2020年中国芝麻出口销往国家/地区出口量分布对比
图表56:2020年中国芝麻出口销往国家/地区出口量与出口金额分布对比
图表57:中国芝麻油消费量走势
图表58:中国芝麻油进、出口数量与金额走势对比
图表59:中国各省域油茶籽产量分布对比
图表60: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变化对比
图表61:中国棕榈油总供应量、消费量、期末库存量走势对比